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新闻中心 » 厦门消防60年来从水盆接力到高空云梯灭火
新闻资讯News

厦门消防60年来从水盆接力到高空云梯灭火

发布日期:2009/9/24    浏览:6559次    来源:厦门网

【核心提示】
    11人、1台电力救火机、57米长的水管、4个出水龙头——这就是解放初期厦门公安消防队伍的全部家当。如今,厦门有消防站18个(含搜救犬队),厦门消防官兵726人(含合同制消防警197人),各种类型消防抢险车辆103辆,还有各种现代化救援装备31586件(套)。数字的背后,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,我市消防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变化。消防队伍从小到大,装备从弱到强,功能也从单一灭火拓展到抢险救援服务。“连掏马蜂窝都可以找消防了。”从77岁的汪锦树老人的感慨中,我们感受到消防与百姓生活日益密切,甚至已经密不可分了。


【 影像记忆】

 

 

△“手抬泵浦”是用于交通不便的乡村和城镇小街小巷抽水灭火的机器

 

 

△1954年4月18日,厦门市人民防空指挥部举行首届消防工作者庆功大会

 

 

2009年3月20日,厦门市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中心成立

 

【旧闻新读】

 

 

解放10年消防“阅兵”厦门市首届消防运动会举办


    1959年7月21日,《厦门日报》头版以《市开消防体育运动会》为题,报道了7月19日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的全市首届消防体育运动大会。参加运动会的有本市公安消防队、驻厦海军消防队、同安消防队和来自全市各工厂企业、农村的群众性消防组织等约300名男女消防运动员。大会共进行了14项消防体育项目比赛。消防运动员们用各种精彩的消防体育技术表演,给厦门体育运动史添上新一页。据悉,这次运动会是对厦门解放10年城乡消防力量的一次大检阅。 

    灭火不再望楼兴叹


    1989年,厦门市政府耗费巨资,引进全省消防部队第一辆50米消防云梯车
    住在老市区的汪锦树清楚地记得,镇邦路和凤宫的门口曾经有一个大水缸,常年蓄着水。在厦门解放初,这个水缸里的水,平常给香客洗手,火灾时就是应急水源。水缸原本属于一支叫做“益同人”的民间消防队,在公安消防人员和消防配备基本等于无的当时,“益同人”承担着中山路一带的灭火任务。他们的救火机是手摇的,就像现在使用人力打气筒一样上下来回压,一注注水从出水龙头里射出,射程不足两层楼高。高一点的地方,稍微大一点的火,就无能为力了,只能眼睁睁看着东西被烧光。
    1989年,厦门市政府在外汇十分紧缺的情况下,耗费巨资,引进全省消防部队第一辆50米消防云梯车。为购买这辆车,当时的厦门市主要领导力排众议:“厦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,一旦发生火灾,我们将望楼兴叹。”
    如今,消防云梯车高空灭火的场面,人们已经司空见惯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,厦门市财政每年都投入不菲的经费,为消防部队购买器材装备。目前,厦门消防拥有从25米到55米高度不同的云梯车,拥有多功能抢险车、多功能化学救援车、排烟车、照明车等特种消防车,拥有生命探测仪、核辐射检测仪、热成像仪、液压破拆、堵漏等特种抢险器材及个人防化服、防毒衣、隔热服等先进防护装备,基本形成能适应现代抢险救援需要的消防装备体系。 

    掏马蜂窝也可找消防 

    以前消防兵就是救火,现在还要救灾、救险、救难、救困,功能大大扩展了
    在目睹消防装备变好的同时,汪锦树老人也见证了消防官兵功能的扩展。他高兴地说:“以前消防兵就是救火,现在还要救灾、救险、救难、救困。谁家门锁在紧急情况下打不开了,哪个小孩手被卡了,甚至捅个马蜂窝,交通事故救人,房屋倒塌,风灾、水灾和毒气泄漏等都可以找消防部队。”多年来,厦门消防“心系百姓,服务社会”的功能一再强化;带给百姓的,是更为可靠的安全感。
    1992年,消防支队第一支特勤中队成立,这是消防参与救援服务社会一个标志性事件。1998年,厦门消防参与社会抢险救援起数,首次超过扑救火灾起数。
    为适应抢险救援需要,消防官兵开始编写《特勤队伍训练》教材。为帮助群众抓蛇,特勤中队专门养起了蛇,弄一个蛇笼来观察蛇的习性,研究制伏蛇的办法;为了摘马蜂窝,特勤中队专门弄一个马蜂窝在楼顶养着,观察马蜂在光的刺激、火的攻击、化学药品的刺激等情况下的行为变化;为在井下救人,在垂直的各种场所攀登,特勤中队专门请国家登山队的教练来训练消防队员……
    2006年8月9日,是厦门消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天。市政府依托消防支队组建成立了厦门市灾害应急救援中心。这是全国首个灾害应急救援中心。消防部队成为厦门灾害应急救援的主力军,在危险化学品泄漏、交通事故、安全生产事故、地震灾害等重大事件中实施应急救援。该中心成立不到两年,在“5·12”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,组建抗震救灾突击队,完成了厦门消防史上规模最大、行程最远、历时最长、人数最多、装备最精良的一次跨区域抢险救援行动。 

    20秒即可确定火灾位置 

    火警受理、警力调度、GIS信息资源等功能高度集成,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质的飞跃
    60年来,消防支队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。1978年,厦门有了火警直拨电话119,到1990年厦门火警受理专线只有4条。1998年建成119消防指挥中心。2008年9月开始建设灾害应急救援中心消防通信指挥系统,把火警受理、警力调度,无线通信、GIS信息资源等功能高度集成,并构筑于同一网络平台上,实现了“接处警方式计算机化,灾情判断智能化,指挥系统网络化,指令下达自动化,力量调度集群化,辅助功能联动化,各种信息实时化,火灾档案标准化”。今年3月,厦门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中心成立,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在20秒内快速发现火灾位置并将火灾信息传送到消防部门。年底前,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、储存、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,都有望完成联网工作;明年底前,则有望完成规定联网范围的其他单位和场所的联网工作。
    在上世纪80年代初,厦门市政消火栓不足200个,到2008年底,已达到6016个,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7个消防站。市政府根据“十一五”期间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,准备在海沧南部工业区、集美灌南工业区、翔安火炬产业区、五缘湾等四大产业集中区建消防站,总投入达一亿元。

关键词:防火演练,消防法规,家庭防火,消防培训,灾报警器

分享: